Product display
2023年4月25日(北京時間16:10),歐盟理事會投票通過了碳邊境調節(jié)機制(CBAM)。這意味著,繼4月18日獲歐洲議會通過后,CBAM完成了立法程序的最后一步,現在“正式通過”了。歐盟將成為全球首個征收“碳關稅”的經濟體。
碳邊境調節(jié)機制(CBAM),也可稱為“碳關稅”、“碳邊境調節(jié)稅”,是指嚴格實施碳減排政策的國家或地區(qū),要求進口(出口)高碳產品時繳納(返還)相應的稅費或碳配額。
根據歐洲議會的公告,CBAM覆蓋的商品包括鐵、鋼、水泥、鋁、化肥、電力、氫以及在某些條件下的間接排放,此外螺釘和螺栓以及類似鋼鐵制品的下游產品也會被囊括在內。進口這些商品的商家需要支付生產國家的碳價格與歐盟排放交易系統(tǒng)碳配額價格之間的差價。
CBAM將從2026年開始逐步實施,直至2034年。其推進速度將與歐盟排放交易系統(tǒng)中免費配額逐步取消的速度保持一致。
歐盟碳關稅將在今年10月起試運行。歐盟碳關稅要求出口歐盟的商品根據其碳排放強度繳納與歐盟企業(yè)同等水平的碳成本,這意味著從2023年開始,進口商將需要按照歐盟生產商在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下支付的相同價格購買碳排放許可,從而讓進口商和歐盟的生產商擔負同等的碳稅。
具體來說,2023年到2026年為過渡期,2026年到2027年正式實施。在過渡期內,需要申報進口商品中的碳關稅,有一定的與歐盟碳市場掛鉤的免費配額,適用范圍也有一定局限;過渡期之后,歐盟碳關稅將全面實施,相關的免費配額將逐步淘汰,適用范圍也將進一步擴大。
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現階段以制造業(yè)為首的行業(yè)具有高碳排的特性,歐盟碳邊境調節(jié)機制等相關氣候政策將不可避免地提高我國出口商品的總成本,削減市場競爭力。
根據歐洲議會的公告,螺釘和螺栓以及類似鋼鐵制品的下游產品也被CBAM囊括在內。進口這些商品的商家需要支付生產國家的碳價格與歐盟排放交易系統(tǒng)碳配額價格之間的差價。
所以,如果歐盟的國家要訂購鋼鐵緊固件產品的話,后續(xù)在正式開始實施的時候,會面臨成本增高的問題。為了保證自己的利潤,歐盟的商家也會要求緊固件生產廠家降價,或者尋找價格更低的緊固件生產廠家,或者提高自己產品的價格。
但是在后期如果面臨著高昂的碳關稅,歐盟商家們也會考慮整體產業(yè)的遷移問題,是否要把工廠遷到勞動力低的國家,將產品的成本控制住。因為他們的產品配件不會只涉及到螺釘和螺栓,越是跟碳關稅關聯貨物的商家,所要面臨的成本也會越高。
在碳關稅的巨大影響下,我們不僅要做出應對,并且應對要比別人更快、更好,才能取得競爭優(yōu)勢。對企業(yè)而言,需要盡快重視各個工廠的碳管理與產品的碳足跡管理,低碳化與數字化轉型刻不容緩!
短期內:盡快建立必要的數字化碳管理系統(tǒng),運用數字化IoT的方式摸清企業(yè)家底,盡快建立必要的監(jiān)測報告和核證系統(tǒng)(MRV),掌握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來源和總量情況,提高自身碳排放管理能力,做好出口產品碳排放申報工作。
中長期內:重點要推動節(jié)能減排。企業(yè)應當審慎評估成本控制和降碳策略,通過使用綠電、改造技術工藝和生產流程等更加經濟的方式,盡可能降低碳排放,減少碳關稅的稅基。